昆蟲是屬于昆蟲綱的小型節肢動物,成年期有三對足,體軀由一系列環節即體節所組成,進一步集合成3個體段(頭、胸和腹),通常具兩對翅。馬陸、蜈蚣、蚰蜒都不是昆蟲。馬陸是多足綱Myriapoda倍足亞綱Diplopoda動物,蜈蚣、蚰蜒都屬于唇足綱Chiloda,現生的唇足綱動物有5 個目:地蜈蚣目 Geophilomorpha, 蜈蚣目 Scolopendromorpha, 杯蜈蚣目 Craterostigmomorpha,石蜈蚣目 Lithobiomorpha 和蚰蜒目 Scutigeromorpha。所以蜈蚣是除了蚰蜒目的四個目的統稱,蚰蜒只管自己的蚰蜒目。在以后的生活中,小諾告訴大家千萬別混淆,免得讓自己的baby也茫然的分不清。
百度顯示為土馬陸(Julus terrestris),俗稱:草蛩蟲,圓馬陸科中的一種,是最常見的小型馬陸。
既然不是蟲,為什么我們要說這個?因為今年很奇怪,在這個季節,小區周圍的花壇邊路面上馬陸已經泛濫了,到處都是一團一團的土馬陸,真是著實奇怪,還老是干一些羞羞的事情。
小諾就想擼一擼這三種我們最常見的長腿偶爸們的關系,沒想到資料少的可憐,尤其是蚰蜒,竟然只有百度百科還有點不知真假的資料,國家知網上只有一篇勁爆的不知什么鬼的《好色的蚰蜒精》。是在另外想不出來腿多和好色有什么關系?難道是因為它在這三種腿多的偶爸里面腿最長??
小諾把有限的資料整理一下,供大家參詳,不準確的地方歡迎大家聯系我來改正,學無止境,咱們共同進步!
蜈蚣
蜈蚣的英文名“Centipedes”的拉丁詞義為“百足”, 與我國中藥方劑的“百足”恰好巧合 , 但拉丁的“百足”名稱, 是泛指地蜈蚣Geophilomorpha、蜈蚣Scolopendromorpha、石蜈蚣Lithobiomorpha、和錢串Scutigeromorpha幾個大類的,而中藥中的“百足”只是指已入本草的大型的蜈蚣屬Scolopendra中的幾個種類。
不論什么類別的蜈蚣,在頭的下面都有1對巨大的顎足容易與其他多足動物區別開來。 顎足呈鉗狀 , 內有毒腺,毒腺分泌的毒液貯存在毒囊內,并有導管通到末爪的頂端, 是獵取食物的主要工具 , 有時也鰲傷人類 。蜈蚣的體形狹長,背腹扁平,每個體節只有1 對步足。最小的種類只有3毫米。但最大的巨蜈蚣 Scolopendra gigantea長達27 厘米,產于南美的巴西。蜈蚣頭部觸角細長,口器由1 對大顎和2 對小顎組成;第1 小顎扁短,第2 小顎呈觸 須狀。具有毒腺的額足不屬于頭部,是第1 體節特化的步足。最末步足伸向外后方,呈尾狀。
蚰蜒
蚰蜒 (yóu yán) 俗稱 錢串子,與蜈蚣是近親,像蜈蚣而略短小,體色黃褐,足特別細長,毒顎很大,生活在陰濕地方,捕食小蟲,有益農事。
蚰蜒的藥用價值非常的高,療效可歸納為:可以消癰散腫,機體的臟器發生病理變化, 形成堅痞腫塊, 如內臟腫瘤、 肝脾腫大等, 用之以攻堅破之;可以治療小兒急慢驚風;可以托里排膿《衛濟寶書》卷下載“托里通脈散: 當歸、地蜈蚣、赤芍藥、甘草( 各一量);上為細末; 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。
不過蚰蜒喜歡鉆穴,可以說是有空必鉆,所以如果人不注意就會導致蚰蜒入耳。祖國有很多治療蚰蜒入耳的方法。蚰蜒入耳之后可以導致發生耳膜炎一類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。并且蚰蜒還可以傳染許多疾病,其自身也有毒蚰蜒刺傷后數小時內使皮膚發生條索狀紅斑、水皰,初為半透明的水皰,以后變為渾濁的膿液或血液,周圍有明顯的紅暈,皰壁常被抓破或擦破形成糜爛面,若有繼發感染很類似壞疽性帶狀皰疹,有瘙癢和疼痛感。毒蟲的毒液經測定 pH為3~ 7,為弱酸性或中性,致病因素并非強酸的刺激而是毒素所致。國內報告的病例尚未發現嚴重的全身中毒癥狀者,如無繼發感染,一般3~ 5 天即愈,留有色素沉著。病理生理:蚰蜒爬到人體皮膚若受到拍擊時,頭部的毒顎可咬傷皮膚,末端的毒爪也能刺傷皮膚,同時釋放出體內的毒汁。
馬陸
馬陸的英文名“Millioedes”的拉丁詞義為“千足”,但這只是表明它比“蜈蚣”的步足數量還要多的夸張詞。每一體節幾乎都具有2 對步足,因而在分類學上稱為倍足類。最小的馬陸只有2 毫米,最大的種類可達28 厘米。馬陸的體形或呈圓柱狀或背腹扁平,呈長帶狀(帶馬陸Polydesmoids)或體形相當寬,能自行卷曲身體呈渾圓的球形(球馬陸Oniscomorpha)。馬陸頭部有1 對分8 節的觸角。
馬陸是土壤動物中的常見類群,多棲于陰濕地區主要以凋落物、 朽木等植物殘體為食,是生態系統物質分解的最初加工者之一。所以馬陸雖然長的不可愛,但它是生態系統循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球馬陸
另外馬陸味辛,性溫,有毒,內服宜慎。尤其不能直接生吃的,會口腔過敏水腫,如果實在要吃《雷公炮炙論》有記載:凡使馬陸收得后,糠頭炒,令糠頭焦黑,取出馬陸,用竹刀利足去頭研成末用。藥用功能主治:破積解毒、治痞滿、痛腫、毒瘡、風濕等。在選方中可外用治鼻息肉、娥子和一切瘡毒等。因此在野外時要照顧好小孩,以免捉玩誤食。但馬陸的毒性比毒蛇、娛蚣、蝎子咬傷中毒輕,只要正確常規處理,一般不會有生命危險。小諾覺得如果有膽兒大的想試試味道的還是可以值得一試,回頭你再告訴我這是什么味道,舌尖上的中國有你更精彩!
帶馬陸
上一篇:蟑螂的檢查
下一篇:粉蠹的防治